【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25歲小淳習慣將指甲兩側剪得很短,又常穿前端緊繃的高跟鞋。日前外出不慎踢傷大拇趾,指甲邊緣深深嵌入肉中,當下紅腫滲血,走路如同被針扎般疼痛,隔日更出現膿皰。她趕至奇美醫院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就診,主治醫師王羽安檢查後診斷為急性甲溝炎,進行局部清創引流並搭配口服抗生素治療,兩週後腫脹才明顯消退。
指甲微傷也要命 甲溝炎恐致長期變形
奇美醫院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王羽安指出,甲溝炎(Paronychia)是門診常見指甲疾病之一,成因包括外傷、過度修剪、習慣性咬指甲、長期接觸水或化學物、黴菌感染、藥物副作用與捲甲。急性甲溝炎多因外傷或剪甲過深引起,若不治療,可能形成肉芽組織並引發劇痛;慢性甲溝炎則常見於長期接觸水或化學物者,表現為甲周紅腫、脫屑、搔癢,甚至伴隨灰指甲。而隨著癌症標靶藥物普及,相關藥物副作用導致甲溝炎的病例也逐年增加。
治療依病因 急慢性治療方式不同
王羽安醫師表示,急性甲溝炎以外用或口服抗生素為主,必要時合併清創引流,治療期間應避免碰水;慢性甲溝炎需針對成因治療,例如灰指甲以抗黴菌藥物、捲甲則使用矯正器。若因癌症用藥導致,往往需更長期治療,並輔以冷凍治療、化學燒灼或甲基質手術。
預防甲溝炎上身 修剪正確與鞋襪合適是關鍵
王羽安醫師提醒,預防甲溝炎應從修剪習慣開始,建議由甲板中間往兩側剪,不宜修剪過深,避免指甲向前生長時重複嵌入甲摺。若已出現輕度紅腫,可以紙膠帶輔助將甲摺拉開,並選擇寬鬆鞋襪,減少劇烈運動或上坡行走,避免病情惡化。
紅腫化膿應盡早就醫 避免影響手足功能
指甲雖小,甲溝炎卻可能造成劇痛、影響行走與工作,甚至引發心理壓力。王羽安醫師呼籲,若出現紅腫、疼痛或化膿,應儘早就診,由專業醫師判斷原因,對症治療並定期追蹤,避免拖延導致長期變形或手足功能受損。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032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