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 《18後,成為你想成為的大人》作者、紀錄片工作者
每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都追求著愛,愛有不同的形式,朋友的愛、伴侶的愛、家人的愛、自己對自己的愛都是,求學過程中愛情、性、死亡這三個議題是最忌諱被碰觸的,彷彿不去碰觸,有一天學生就會自己理解,特別有許多學生在摸索愛情的過程中跌跌撞撞,傷害了別人也傷害自己。
與家人的愛:愛有不同形式,理解然後和解
家人從出生到死亡都在身旁陪伴,越長越大我們對許多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台灣的家庭普遍帶有某種和諧跟壓抑,和諧下有許多顧慮,許多心事孩子並不會跟家人述說。在幾次演講中跟許多高中生見面,因為年齡相仿,我們能誠懇的對話,談到家人,他們不知道如何相處,只知道要裝個乖孩子的模樣,這樣就能獲得家人的愛。
家人的愛,有時候是叨唸、有時候是憤怒的言詞,這些情緒勒索的話語孩子聽不進去,我在前陣子出版的書籍《18後,成為你想成為的大人》提及,當我理解爸媽的言語、擔心都是因為有愛,都是因為愛有不同形式,理解後親子間的關係才能慢慢和解;家人的關係終究是一輩子要學習處理、面對的課題,相信愛,會給彼此勇氣一起成長。
與朋友的愛:合群與不合群
同儕的關係大概是所有青少年都要面對的愛,許多人因為害怕孤單而迎向人群,例如:下課明明去上過廁所卻因為朋友找,又去了一次。群體如果是糟糕的就沒有必要合群,我認為除了經營學校方面的朋友群體,也可以跟不同年齡層、不同領域的人結識。越長越大我們可以遇到更多的人,但我們也都感受到知心朋友並不多。我一直都秉持著真誠對待朋友的原則,堅信世界不會變好,但我們可以,也因次我身旁朋友不多,待著的卻都能陪伴彼此很久。
與伴侶的愛:先愛自己才懂得愛別人
與伴侶的愛,大概是篇幅最多的一段。青少年普遍都有不同類型的感情困擾,也有許多的盲點跟問題出現。身旁總有一些人男朋友、女朋友更換速度極快,彷彿心裡空缺的位置一定要馬上有人填補,更甚者是將感情當成遊戲,每一段都沒深刻過,只是貪圖有人陪伴的感覺。
普遍發現青少年缺愛、缺乏陪伴的情況非常嚴重,投入愛情似乎成為一種解套,我們掏空了自己的心,把所有的愛都拿去追求他人,這是個惡性循環,持續掏空自己,卻從來沒有好好愛自己。許多人拚命追求有人陪伴自己走入感情的關係,卻不知道在一起後有快樂、有悲傷,需要面對的是更多的現實層面,但即使愛常常讓我們感到受傷,仍然要相信愛,是讓我們感受活著的方式。
至於,許多人因為告白失敗、追不到喜歡的人而缺乏自信,也是很常見的事情。一定要相信這世界上每個人都值得被愛,也都有權力去愛。阿德勒心理學提及,你喜歡他是你的課題,他喜不喜歡你則是他的課題,課題跟課題不互相干擾。我覺得讓喜歡成為一種純粹、沒目的性的過程,也是種幸福吧,希望我們不論幾歲、經歷了多少傷害自己的感情過程,都能有純粹追愛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