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網路成癮 建立現實生活連結

by 記者黃馨儀
04:00
分享這篇新聞:

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服務的這幾年,不時聽到「我的孩子有網路成癮,怎麼辦?」「醫生,他究竟是不是網路成癮呀?要斷他網路他竟然說要死給我看!」「我的孩子整天都在家裡上網都不出門,這樣會不會有問題?」等等來自家長們的擔憂。網路成癮真的是種精神疾病嗎?或是一種現象呢?

網路成癮真的是種精神疾病嗎?或是一種現象呢?示意圖:截自pexels

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表示,2018年6月底,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宣布將「網路遊戲成癮」納入精神疾病。ICD-11(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版)中遊戲成癮的診斷標準主要由三個判斷標準對網路遊戲的「失控造成生活失能」的現象,而不是一般認為的「花太多時間在遊戲上」,第一,失去控制;第二,日常生活受影響;第三,持續一年的狀態。

2018年6月底,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宣布將「網路遊戲成癮」納入精神疾病。圖:桃療提供

而美國精神醫學會發行的DSM診斷系統,卻並未將遊戲成癮列為正式診斷,而是把「網路遊戲疾患」列在了「尚需要進一步研究和觀察的精神障礙」中。如此差異主要是因為DSM -5的編審團隊認為相關文獻的定義之間缺乏共識,且ICD-11遊戲成癮的診斷標準缺乏其他成癮性疾病的兩個核心症狀,耐受(例如打電動的頻率及強度愈來愈高)與戒斷(例如不玩會出現焦慮不適等症狀)。

桃療指出,在本土研究,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林煜軒醫師團隊以國際通用的「網路遊戲成癮量表」,調查臺灣8110位青少年玩家,顯示網路遊戲成癮盛行率約為3.1%。略高於西方國家的盛行率約1%左右。研究成果於2018年8月被行為成癮權威期刊接受。此結果讓許多人相當意外,原來長時間使用不代表就是網路遊戲成癮。

回到診間的現場,我們所看到的家庭衝突及緊張的親子互動真的只來自於網路遊戲、手遊或是社交軟體嗎?藏在那巨大冰山下的究竟是什麼?網路成癮在青少年族群常見的共病包含下列幾種精神疾病,包含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憂鬱症、社交畏懼症、其他物質濫用、強迫症及其他心理危險因子(例如低自尊、課業或工作壓力、家庭關係不佳、人際關係不佳等)。

2018年6月底,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宣布將「網路遊戲成癮」納入精神疾病。圖:桃療提供

台灣專注力研究協會常務理事醫師臧汝芬強調,未經治療的過動兒,在成長過程中會漸漸出現下列後遺症,包括成績不理想、自卑、逃避學習等問題。財團法人專注力研究協會近日也辦理相關活動,由桃療院長邱獻章邀請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司長諶立中、台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理事長王作仁及多位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家一同參與,以「認識兒童青少年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情緒障礙與網路成癮、非自殺性自傷行為之相關性」為主題探討這些常見的共病現象。

邱院長說,網路成癮其實有積極面的預警功能,可以幫助家長及時介入處理上述的危險因子甚或是疾病。每個孩子的情況各不相同,可能有不同心理危險因子的組合,需要謹慎完整的評估,不同的原因有不同介入協助的方式。

除了帶孩子就醫請教專家外,家長其實可以謹記一個大方向,跟孩子的相處「有關係,就沒關係」。因為網路成癮最大的問題在於和「人」失去連結,這個「人」不僅是同儕、老師,更是家人。先有良好的親子關係,才有辦法協助孩子釐清生活目標以及建立人際關係與加強溝通技巧,良好的現實人際關係連結與實體社會活動參與其實是最佳解方。

讀者迴響

您可能也會喜歡

Adblock Detected

Please support us by disabling your AdBlocker extension from your browsers for our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