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疫情衝擊宅在家 出現憂鬱、焦躁感要如何面對?

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6月14日,各級學校停課、大專校院及高中以下學校改採線上教學、餐廳限外帶、夜市也暫停、各行各業配合防疫政策全面改滾動式的上班及營業時間;隨著疫情報導天天關在家看著確診數字攀升,不免讓民眾出現憂鬱、焦慮等情緒。天晟醫院陳凱宏心理師表示,每日保持健康的心理,面對瞬息變化的疫情,提出5點建議。

中壢天晟醫院心理師陳凱宏。圖:天晟醫院提供

1、 減少觀看過多疫情相關資訊:現在媒體每日充斥著許多疫情資訊,如新增病例、確診足跡、疫苗狀況等等。這些資訊確實有它的重要性,也該多瞭解它,但往往也因頻繁的資訊,造成過度焦慮。每個人的焦慮承受度不同,所以接收疫情資訊的多寡,影響心理的情緒狀態波動也不同。

2、 多使用電子通訊聯絡感情:好的情感交流有舒壓效果,提醒著不孤單,有人陪伴,一同渡過疫情的難關。配合疫情指揮中心落實停止室內5人、室外10人社交及家庭聚會,人與人面對面的交流方式也因應改變,透過電子通訊軟體,視訊畫面的微笑和聲音等,均有助於紓解壓力。

3、 多從事室內的舒壓活動:防疫期間宅在家,大幅減少戶外活動,改變了大家的生活樣態。長期待在室內、無法外出本身就會累積不少的身心壓力,建議您,喜歡運動節目就去看;喜歡追劇就去追;喜歡做室內可做的瑜珈或伸展運動、跑步、深蹲就去做,喜歡唱歌聽音樂就盡情歡唱。同時多準備幾個舒壓活動,多元變換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4、 做現在仍可做的生活活動,維持生活作息:它對於人的身心安適是關鍵,在全國三級警戒下,疫情已深深影響每個人的生活作息,此刻更要去做你現在仍可做的生活活動,這是相當重要的。

5、 調整個人認知:現正面臨疫情衝擊,考驗著每個人的壓力調適能力。如果真的發覺自己最近的壓力感相當沉重,腦海中一直浮出災難化念頭的話,還是鼓勵您需要找尋身心資源,如身心科醫師、臨床心理師等。

每天疫情訊息,相信您我的心情、情緒多少都會受到波動,甚至有些人心情會出現莫名焦慮與緊張,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提供「防疫心理健康五大招」讓大家一起用正向情緒來面對疫情期間的變化。

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提供「防疫心理健康五大招」讓大家一起用正向情緒來面對疫情期間的變化。圖:桃園電子報製

天成醫療體系為您健康把關,在疫情還未趨緩的期間,調整好步伐,一起落實防疫措施,天成醫療體系堅守防疫第一線,與您共度難關。若感到焦慮可以面對疫情,可以藉由心情溫度計檢測情緒困擾的程度。「心情溫度計APP」提供免費下載,內容包含心情的檢測及分析建議,全國心理衛生資源及系列心理健康秘笈,方便民眾查詢;疫情心理諮詢專線1925(依舊愛我)安心專線;各縣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打防疫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尋求協助。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https://line.me/ti/p/b8R1VlTAIp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