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雲閒閒,秋芒嫋嫋,善默的橫山鄉,臥躺於新竹縣的胸懷裡,如一朵羞赧的清蓮,微笑於如鏡的荷塘中。一片山林,能生一片情;一方淨土,能養一方人。躞蹀於蜿蜒的竹林,彳亍於逶迤的小徑,有奇樹打包天空,有怪蟲霸佔花叢,螞蟻是忙碌的搬工,小溪是潺湲的遊龍,就此無事至極的荒閒中,乃易於溶解心中棼亂的雜緒。
於是晨光勻抹於大地,彩鳥脆囀於高枝,但見遠峰層巒疊翠,近樹離離蔚蔚,間有軟雲橫陳,料理煙波,遠遠望去,宛若仙境,一派祥和的氛圍,遍植於郊野的每一寸肌膚,彷彿置身於瑤池閬苑中,款收了自然真誠的獻禮。登高山,臨深履薄,卻易於遠眺;窮廻溪,尋幽探奇,更利於近觀;但見土地平曠,屋舍儼然,一記如泉湧至的寧靜,在此壓縮成以平凡為基底的感動。
此行的登山口(橫山樂善堂)是一座一百三十二年歷史的廟宇,由鐘增祿與鐘石妹所建,曾是抗日據點,後為日軍焚毀,重建後至今已百年,是新竹縣定古蹟。一進五開間,明間與次間共用燕尾脊,有柳葉磚造型,上置火環抱珠。正面脊肚為剪黏,背面則施以彩繪,兩梢間採落鵝式降簷,明間主祀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以及藥師佛,結構為三通五瓜擱檁式建築,其中二通及三通有通隨,並有束子、束隨與看隨,皆施以人物及花鳥彩繪,比起抬梁式屋頂,少了繁複的斗栱,因此簡單而大方。明間的門神也是賞析重點,所謂「文人重觀目,武生重架構。」觀其架構,栩栩如生人之躍然目前。左次間壁上書寫「忠孝」二字,右次間壁上書寫「廉節」二字,望之儼然,即之也溫。明間前簷作凹夀,廊上為一通二瓜彩繪梁,步通下有隨梁枋,簷下垂柱鑿以垂花,介於兩雀替間,整體望去,熱鬧而瑰麗,地板舖設蒼老石塊,據悉為油羅溪之採材,因斑駁褪色而竄生出一縷幽幽底情懷。
樂善堂前臨油羅溪,後倚大山背,氣勢恢弘,廟埕開朗,環境清幽,地理絕佳,暮鼓晨鐘,滌人俗懷,可謂是「千山抱一寺,一寺鎮千山。」此時可援引唐代常建的一首詩(題破山寺後禪院)最為應景:「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惟聞鐘磬音。」
橫山的大山背有錯綜複雜但標示清楚的親山步道,也有起伏如龍卻源源爭出的綺麗生態,可用心以拾掇,可量力而撿擇,尤其是平日裡,百花呈妖,千蟲獻媚,加以遊人不多,可快攬一山之清幽,並能細細朵頤樂善堂之歷史梗概,是癡山者之絕妙場域,更是愛山者的夢中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