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3日 星期五

雲林農業亮點系列本土雜糧篇-對土地的愛形成使命感

台灣的早餐店、小吃店及超商中的「豆漿」,烹調或調味必備的「醬油」都是常見的雜糧加工品,但台灣過去長期以來在國際進口雜糧的價格差異衝擊下,國產自給率不到百分之一,消費者吃到口中的便多半是以進口為主。在疫情期間國際進出口狀況受相當大的影響,意外喚起了「本土雜糧復興」的號角。

高健農業集團「農三代」高宗懋主打專業分工團體戰模式,提升生產效能
高健農業集團「農三代」高宗懋主打專業分工團體戰模式,提升生產效能。圖:聯合報系提供

位於雲林縣土庫鎮的高健農業負責人高宗懋先生,是標準的「農三代」,成功將祖父與父親的經驗結合青農的思維與想法,透過農業的專業分工,以設備化的方式取代人力,降低投入的時間與金錢成本並且穩定產量與品質。

高宗懋號召一群以20至40歲為主力的青壯農民配合政府推動國產雜糧、提高自給率的政策,主要種植契作進口替代性作物大豆(黃豆、黑豆)等,2014年配合改良場種植高粱試驗品種,協助開發在地特色酒製品。集團投入田間管理,導入機械化、數據化,取代更多勞力而提高生產競爭力,讓團體戰的模式成為新投入農業的青農能夠快速掌握田間管理的竅門。堅持環保農法的他,更獲得了第三十一屆全國模範農民,也希望將對土地的熱愛付諸實際的行動。

月光下友善農場負責人郭慧嬋,用友善耕作與食農教育落實對「麥寮」土地的愛 scaled 1
月光下友善農場負責人郭慧嬋,用友善耕作與食農教育落實對「麥寮」土地的愛。圖:圖:聯合報系提供

同樣將對土地的使命感具體表現的還有位於雲林縣麥寮鄉的月光下友善農場。農場負責人郭慧嬋表示,返鄉務農初期,客人一聽到產地是麥寮,便會因為與六輕產生聯想而左右了購買意願、影響銷售,但她沒有放棄,反而鬥志昂揚地要洗刷外界對麥寮農產品的誤解。在頂住因鳥害導致收成率不到5成的壓力下,積極投入小麥的加工品研發與設計,其中100%臺灣小麥釀造的「月光下友善白酒」以溫和不嗆辣與特殊的香氣獲選2018年雲林縣十大伴手禮,更在2020年拿下「舊金山世界烈酒競賽」金牌獎。郭慧蟬也欣慰地說,經過幾年的努力,目前已有餐廳使用「月光下」小麥煮甜點而受到客人青睞,同時也有米其林一星餐廳供應月光下的小麥茶,這些訂單都提振了農場的士氣。

雲林縣政府農業處表示,本土雜糧復興不單是從產品的銷售層面出發,更是一個意識與文化的使命認同,在疫情意外讓進口與本土雜糧價格距離拉近的轉機下,期盼大眾看見農民長期以來在雜糧的種植上所做的努力,進而實際體驗新鮮雜糧在不需要過多加工就得以產生的獨特風韻。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