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楊力州睽違多年再推新片《愛別離苦》,18日在全台多間電影院上映,首週末票房已破70萬,總統蔡英文也發文力挺。楊力州過去多部作品膾炙人口且知名度高,隨著新片的推出,形式的突破也表現了心境的轉變。
愛別離苦
楊力州回憶道,起初是接受客委會的駐村計劃,他開始在各地尋找拍攝的故事跟題材。經友人介紹才知道菱潭街,這地圖上找不到的街道很吸引他注目,在街區青年的介紹下慢慢認識了這裡的故事。
楊力州說,這部片的拍攝花了10個月,以自己過去作品的拍攝時間,10個月不算長。拍攝時一週平均有兩天會到龍潭,起初劇組有試圖將田野調查方向放射出去,包含附近的的龍元宮、南天宮或者是百年冰店等,但最後發現最吸引到他的,仍是一群年輕人回來,整理這條街,弄得很漂亮但生意爛透了。楊力州強調,即使前面田調花了很多時間跟精力,但他不覺得那是冤枉路,所有的路都不會白走,這些很容易被認定為白走的路,反而讓我們更聚焦在這條街。
楊力州分享,信任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從進去街區的第一天到拍攝完成後,這樣的信任還是在發展跟浮動,他認為被攝者願意述說生命的種種故事,應該是因為她們覺得安全。楊力州指出,很多拍片的人總是很著急想要從被攝者口中得到故事,但楊力州的劇組在街區內實際舉起攝影機的時候可能不到10%,這裡的人就會知道她們不需要每個時刻都面對你跟你的攝影機,這時候就回到人跟人之間的互動。
楊力州坦言拍一群人的故事,也有其困難性,一群人要找到公約數,避免故事變成流水帳,最終框住的東西如果叫做女性,這時候有些人就得離開了。
陷憂鬱 楊力州不怪罪紀錄片
2017年1月,楊力州在臉書上發了一篇文章,透露了自己已接受一年的諮商,也在跟醫生討論後開始服藥。楊力州坦言當時就是陷入憂鬱,當在拍紀錄片的時候就會發現你不夠愛自己,你愛紀錄片,愛你拍的這群人跟場域都比愛自己更多,面對曾拍攝的場域、被攝者的生命未能有所改變,楊力州將這樣的壓力扛在自己身上,感到挫敗,也在其他報章雜誌上透露曾有尋死的念頭。
楊力州尋求心理諮商師、精神科醫師協助,分別從心靈及基因、血緣去談,也開始服用抗憂鬱的藥物;楊力州表示,所有的事情都不是單一事件,而是有很多的累積,將這樣的累積怪罪在紀錄片身上是很簡單的事情,但不負責任。楊力州說,今天有一個人自殺,關鍵絕對不是最後這件事,而是成長過程中累積的火藥庫,被最後那件事點燃,楊力州強調,要摧毀一個創作者很快,重建的過程很慢。
楊力州:對手剩下我自己
拍攝紀錄片已有非常多年的經驗,2006年更以《奇蹟的夏天》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楊力州說明這次新片中放入插畫元素,並非是多新穎的作法。拍攝紀錄片久了他越來越不絕的影像就等於真實,因為眼見都不一定為憑,他覺得插畫可以扮演一種抽象的感受。楊力州指出,每個人都有自己創作的風格,這是理所當然的,不用去恐懼。而創作者想要突破自己的風格一定要給他掌聲跟鼓勵,去延續風格可以強化個人創作的風貌,想要去改變自己的風格又是糾結的過程。
楊力州強調,走過這些創作的時光,他不會因為別人質疑,就故意去做不一樣的,拍紀錄片這麼久,他覺得對手就只剩下自己而已,所有的創作拆分為一百條線,自己就是這一百條線的領導者,他會把握自己創作的旺盛期,去挑戰更多、嘗試更多說故事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