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謝瑞明
日前桃園市議員梁為超委託中時艾普羅進行民調,有48.9%桃園人反對國民黨直接徵召張善政,只有13%的民眾可以接受,他認為「這就是桃園民意」。台北市議員羅智強也指出,沒有公正,何來善政?,希望張善政能勇於接受考驗,補足程序正義,否則將遭受民眾的質疑,成為張善政參選最致命的「正當性破口」。
事實上國民黨提名張善政參選桃園市長,無非是想倚重他中央部會的行政管理經驗,出身企業界的務實作風,再加上學者的形象,對桃園市的其他候選人形成降維打擊。然而地方自治的精神,就在於地方政情有其地域的特殊性,應尊重在地民意,並且推舉熟悉當地政情的人才,才能針對性的管理好在地政治,如果動不動就要中央指派空降,那就失去了地方自治的意義,也不會得到民眾的支持與認同。
但這不是說國民黨提名張善政,就代表民進黨已經勝選,畢竟民眾黨的賴香伶也是來勢洶洶,她的第一份工作就在桃園,又具有客家族群的身分,加上民眾黨的支持,屆時也有機會同時吸到藍綠的選票,甚至造成棄保效應也未可知。
因此,民進黨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下,想要延續執政,贏得勝選,推出的人選就必須有幾個指標性的條件。首先,民進黨一再強調鄭文燦的政績深獲桃園市民肯定,訴求能讓民進黨的團隊繼續執政,那麼,就應該推選出在地優秀的同志,而不是透過外界的光環加持,這等於是鄭文燦在自我否定,不但不利於選戰訴求,國民黨民調也證明空降人選難獲民眾支持。新竹市長林智堅可能也是認知到這一點,所以儘管有人不斷造勢要他轉戰桃園,他都謹慎地婉拒與否認。
其次,對照張善政與賴香伶的資歷,他們都有一定程度的行政管理經驗,這是一個縣市首長能否迅速掌握狀況,維持執政效率的重要因素,民進黨身為執政黨,民眾不能接受民進黨的人選輸在這個條件上,而相較僅有民代資歷的幾個在地人選,前立委鄭寶清曾領導台鹽公司轉虧為盈,並且為百年公司的發展開創出第二春,條件上相對具有優勢。
桃園市是全台客家人口最多的縣市,根據桃園市政府2021年的統計:全桃園客家人口約有85萬人,占全市人口的38%,主要分布於中壢、平鎮、龍潭、楊梅、新屋、觀音、大園和大溪等地區,傳統上認為南桃園是客家族群的重鎮,與北桃園閩南族群形成對比。而這樣的族群地域分布,也造就過去桃園南北輪治的政治傳統,客家縣長就會搭配閩南議長,並且八年一替換,這不是定制,但卻是地方政治的平衡與和諧。隨著工商業的發達,桃園市遷入人口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都會化,但卻未改變這樣的族群與政治生態。此次選情緊蹦,形成三角督的情勢下,將近四成的客家族群,由於族群認同感較強,甚至超越政黨認同,就變成一個不可忽視的影響因素。如果民進黨提名人選不具備客家身分,那麼出身苗栗客家的賴香伶將獨享這個優勢,廣吸藍綠客家票源。國民黨的呂玉玲本來具有在地客家優勢,但強勢徵召張善政以後,等於是自己捨棄這個優勢,對民眾黨和民進黨來說是一個好消息。目前民進黨的在地人選中,彭紹瑾出身新竹客家,鄭寶清則是桃園在地客家身分,在爭奪客家選票上,鄭寶清較有優勢。
從韓國瑜被罷免以後,民眾對政治人物動輒帶職參選,騎驢找馬的做法非常不認同,「做好、做滿」成為民眾對政治人物誠信承諾的重要要求。目前想要參選桃園市長的人當中,張善政無官無職,賴香伶立委帶職參選,如果民進黨也提名一個帶職參選的人,無論是立委還是其他縣市長,無論有沒有辭官,都是對當初支持選民的一種背叛,也是民進黨道德雙標的一種表現,就像張善政的「程序不正義」一樣,將成為選戰的「攻擊破口」。
地方自治是民主政治裏非常重要的一環,國民黨強勢運作徵召張善政,或許在造勢宣傳上能夠佔一時便宜,但對地方民主的傷害很大,畢竟張善政對桃園的政情是一無所知,如果隨便一個人都能適任桃園市長,那麼地方自治也就名存實亡,像中共一樣,直接交由中央指派就好了。而民進黨友人一再炒作空降人選,這不但是對鄭文燦八年政績的否定,也是放棄自我優勢,自縛手腳的一種表現。分析當前情勢與對手,或許一個桃園客家出身、具備行政經驗、不會有帶職參選問題的人是最佳選擇。而鄭文燦市長在桃園能擁有超越綠營基本盤的人氣,就在於他能主動接地氣,長期深耕經營地方,與地方溝通順暢,這樣的行事作風加上前面的三個條件,將是民進黨贏得選戰、延續執政的勝利方程式。
作者:謝瑞明。現任開南大學及萬能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曾任民進黨桃園市黨部12年執行長、桃園市議會民進黨團辦公室10年主任。
本文為作者授權文章,以上言論及圖片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