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文選】新年伊始的想望

by 記者陳文發
13:54
分享這篇新聞:

台北大學的校園一隅,天空寬廣而蔚藍,地面蔥籠而舒心,就像新年伊始,一切充滿希望。圖 : 陳文發攝

「新年伊始」就是新年剛剛開始,而「伊」是沒有實義的語助詞,就如同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裡:「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中的「夫」字。許多事物是沒有實義,卻偏偏傾心投入;沒有獎懲,卻時時熱衷較真。

 

在男生的世界裡,就經常花費很大的周折,只為了證明自己很行,例如:「你能用腳踢到那片樹葉算你厲害」,就為了「厲害」二字,一群男生寧可在樹下使盡吃奶的力氣,重複地助跑、抬腿、飛踢、落下……萬一踢到了樹葉,就能在接下來的幾節課裡高興不已。又好比:「誰能一口氣喝下公杯高梁算你厲害」,為了「厲害」二字的皇冕,又是一群爛醉如泥的男人,粗言穢語地證明自己是有多麽厲害,而新年伊始,這種追逐浮名的弊病必須改一改了。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已滿三年,這段日子,除了對於自然產生敬畏,也會對於生命倍感珍惜。而戴口罩引起的不適與不便,居然能夠佔據生命的八十分之三,甚至更高,且這種不便的日子不知依於胡底?曾幾何時,在公共場合脫掉口罩,大口大口地吸氣竟成為一種奢侈的想望。而新年伊始,但願這種「想望」能夠快快實現。

 

美國一位氣切病患,在醫院靠呼吸器治療了七天,出院結帳時花了7000美元,他因此涕泗縱橫!醫生問他是不是因為繳不出這筆昂貴的費用而傷心?他回答並非如此:「在醫院為了呼吸,平均一天得花1000美元,而我今年八十歲了,也呼吸了八十年,上帝從未向我收過半毛錢,我卻從來不知感謝。」故而新年伊始,謝天、謝地、謝人、謝父母,必須成為每日晨起的習慣。

 

明代楊慎在《臨江仙》寫到:「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而宋詞第一,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如下:「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彼此有氣勢上的互爭,兩者有氣質上的雷同,這兩大詞闋都是撫今追昔的一時之選,也是懷古嘆今的無兩佳作。新年伊始,要懸梁刺股而焚膏繼晷了,也要遍覽群籍而「對此讀書功更倍」了。

 

蘭陵笑笑生在《金瓶梅》一書中提到:「功名蓋世,無非大夢一場;富貴驚人,難免無常二字;風火散時無老少,溪山磨盡幾英雄?」夤緣攀附,於人生也是治絲益棼;追名逐利,於暮年也是鏡花水月,故而新年伊始,希望能夠降低物質的慾望,以提升心靈的涵養。

 

蘇軾在《贈東林總長老》一詩提到:「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豈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示人!」其大意是:「潺潺的溪聲如同佛陀的廣長舌,徹夜不停地宣講佛法;而寂靜的山巒則像佛陀的清淨法身,莊嚴而寂然;夜裡傳來的溪水聲,彷彿宣講著八萬四千首禪偈;如此美好的體驗,今後將如何才能妥切地與他人分享?」新年伊始,希望自己也能夠做到冷眼觀人,冷耳聽語,冷心思理,冷情當感。不斷地沐浴於蟲鳴鳥唱之間,以感受自然之韻律;也能持續地徜徉在密林翠谷之中,以體解造物之妙趣。

 

讀者迴響

您可能也會喜歡

Adblock Detected

Please support us by disabling your AdBlocker extension from your browsers for our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