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架上,琳瑯滿目各種麵包,從銅板價的自有品牌,再到和品牌合作的手工麵包,甚至現烤點心通通有,位在林口長庚商圈的超商門市,短短300公尺就有4家門市,各打不同麵包戰。
民眾說,「我會選擇紅豆的,現烤比較新鮮。」、「因為現在什麼東西,都琳瑯滿目五花八門,每個人的選擇,每個人的需求不一樣。」
看準台灣人愛吃麵包,超商經營越來越複合多元,整家店有如小小麵包店,甚至還打出每日新鮮現烤直送麵包,像是全家不僅有自有品牌,還導入知名品牌,另外還有熱食現烤區,多元選擇,每年創出超過30億商機,統一超商打造社區型麵包烘焙店,甚至在外觀包裝、陳列櫃上,打出高質感粉色系,吸引麵包族,平均成長20%以上的業績,全聯也推當日現烤出爐的麵包,選用日本進口原料、結合台灣食材,鎖定小家庭,不過同一家門市就有不同麵包品牌,外界好奇,會不會彼此競爭、自搶客戶?
行銷專家吳育宏指出,「其實現在是一個多通路的時代,有時候你說競爭跟合作這兩件事情,它的界線會很模糊,如果我自有品牌推出的東西,是跟我目前的品牌,貨架品牌是有衝突的,那就變成是搶同一塊餅了,可是如果我是把餅做大,比如說我現在,就是缺低單價的,我現在就是缺重口味,或是輕口味的,那我推出這個產品,反而是把整個餅做大才對。」
專家認為,是競爭還是合作關係僅有一線之隔,但若能精準區分不同時段、不同客群,合作關係也能把餅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