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3日 星期一

舞出精粹!許惠美「2驚世之作」背後秘辛曝光

民族舞蹈家許惠美「舞出精粹」!逝世30週年「2驚世之作」背後秘辛曝光
許惠美不只學習民族舞蹈,也同時勤練芭蕾,因此其舞蹈融合中西、古典與現代的特點。(圖/翻攝畫面)

於1966年創立「許惠美舞蹈社」的許惠美受邀擔任電視節目《萬紫千紅》、《天上人間》的舞蹈演出設計,在業界闖出名堂的她卻十分低調,沒有留在電視圈嶄露頭角,反而沉浸在栽培子弟、宣揚舞蹈的教師身分,1981年受到當時教育部欽點擔任青訪團主要策劃人的許惠美,規劃出完全不同的培訓風氣,將巡演主軸放在「武術」作為主要呈現的她,不同於過去青訪團「男女有別」的演出要求,下令無論男女都要學習「搶被、翻滾、掃腿」等招數,當時團員之一陳玉芳更對當時的訓練深刻不已,她點出當時課程:「清晨五點半起床、四十五分集合、,六點鐘跑3千公尺,六點二時做暖身、體能訓練。」,緊接著上太極拳課,「我們經常半學半睡,但許老說有用,一定要從頭學到尾。」,太極課結束之後,七點半才吃早餐,接著2鐘頭英文課,十點到十點半上拳課,下午則是許惠美驗收。

 

民族舞蹈家許惠美「舞出精粹」!逝世30週年「2驚世之作」背後秘辛曝光
許惠美(前排右二)在舞台的優異表現使她成為舞台焦點。(圖/翻攝畫面)

《拳舞》演出的基本架構由太極拳和螳螂拳、虎拳、鶴拳、鷹拳、蛇拳等五形拳,以及少林拳法,雖然成員一開始大多不懂拳,但隨著訓練逐漸有模有樣;同時,做為總規劃的許惠美,還要負責我演出的服裝、音樂等內容構思,她要求在原本單調的四拍子音樂做出變化,比如蛇拳原本只是以蕭的四拍子伴奏,但許惠美尖石加入打擊樂,傳達蛇的攻擊強弱,隨著音樂成形,《拳舞》視、聽覺呈現逐漸飽滿,最終在青訪團在國外演出十,獲得舊金山當地藝術學者在報導評價:「這兩個小時演出精彩絕倫,其中最受歡迎的拳舞,是高度創作性的藝術品。」

 

民族舞蹈家許惠美「舞出精粹」!逝世30週年「2驚世之作」背後秘辛曝光
許惠美對學生的要求以嚴格出名。(圖/翻攝畫面@呂承祚攝影)

結束完訪青團階段性任務之後,許惠美迎來人生最關鍵的集大成之作《七夕雨》創作,受邀於台北市藝術季活動,許惠美起心動念想創作以「牛郎織女」為題材的民族舞劇,靈感源自於童年時光,母親帶著全家人爬上頂樓乘涼,看見夏夜星空便伸手向孩子介紹:「那是牛郎星、那是織女星。」,當時得燦爛銀河令許惠美十分深刻,長大後更有了創作《七夕雨》的想法,雖然當時有許多人認為牛郎織女的故事單調、不足以支撐大型舞劇的敘事,但許惠美找到解套方法,她將整齣舞劇分為三幕形式,這也是台灣第一部有著三幕形式的大型舞劇。

 

民族舞蹈家許惠美「舞出精粹」!逝世30週年「2驚世之作」背後秘辛曝光
1984年許惠美受台北市藝術季邀請創作台灣第一部三幕形式大型民族舞劇《七夕雨》。(圖/翻攝畫面@王信攝影)

《七夕雨》第一幕為「仙女之舞」,天上仙女於開頭展現各自的性格特色,透過角色互動、舞姿變化建構出飽滿的角色個性,劇情發展到牛郎發現織女的過程,經典的「七仙女戲水」也在此呈現;第二幕則是牛郎與織女在人間的生活,除了夫妻互動,更有孩子和老牛的登場;第三幕的重點則是牛郎織女動人重逢的「喜鵲舞」,盛大場面動用將近20位主要舞者,眾仙女共舞的畫面在舞台編織出最美夢境。除了編舞充滿巧思,許惠美更邀請鄭思森作曲、聶光炎設計舞台與燈光,攝影師王信操刀影像視覺,聚集各方大師共同孕育出的《七夕雨》,仙女優美舞動;七彩夢幻的水袖、衣裳裝飾;以及當初改變思路將天女散花改為「灑星光」的場面,都另《七夕雨》在當年完成4場演出之後,獲得舞蹈界人士一致評價為「當代民族舞劇的精粹表演」,更有舞蹈前輩感嘆:「一生有這樣一齣舞劇發表,真是了無遺憾。」。

 

民族舞蹈家許惠美「舞出精粹」!逝世30週年「2驚世之作」背後秘辛曝光
《七夕雨》仙女動人身姿震撼舞壇。(圖/翻攝畫面@王信攝影)

將一生奉獻於台灣民族舞蹈發展的許惠美,在1980年接受《大學雜誌》訪問時,曾經自謙表示自己不能代表台灣的民族舞蹈工作者,僅自稱是「教民族舞蹈的人」,然而在她逝世30年之後的今日,依然有許多當年的學子、親友與夥伴都懷念謙虛又有著滿腔舞蹈熱情的許惠美,每當回憶起她,總能從她遺留下的舞目感受到其中滿滿對於台灣土地的愛與感念。在許惠美離世30年之後,《七夕雨》也將在她的小妹許梨美與藝術總監曾照薰的帶領之下重返舞台,於6月16日至18日在台北表演藝中心隨著仙女的魔幻衣袖、再次散發當年震撼舞壇的耀眼星光。

 

民族舞蹈家許惠美「舞出精粹」!逝世30週年「2驚世之作」背後秘辛曝光
謙遜的許惠美總是自稱「我只是教民族舞的人」。(圖/翻攝畫面)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