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歲生小孩,身心真的負荷較大嗎?我想到自己的29歲,常常自我苛責、需要許多外來的肯定,身體比現在孱弱許多,膚色蒼白、呼吸淺、肌肉量少,在關係中傾向討好配合,害怕別人不喜歡我,內心深處渴望被照顧,跟39歲的此刻相較,簡直是活在兩種不同的劇本中。39歲的我,依然沒有選擇進入社會慣常的腳本,而是用我持續鍛鍊出來的身心空間,支持自己成為一個母親。也欣然接受身邊所有人的支持,包括孩子的父親。
我並不是在普遍定義下成為一個母親,因為我的內心無法買單約定俗成的體制與框架,如果需要住進一個框框,才能給予孩子幸福快樂,這會扼殺我自身的幸福快樂。小時候我最大的願望,是希望我的母親幸福快樂。很長的年歲裡,我把這種動力轉移到所有其他的關係中,成為一個犧牲自由來換愛的討好者。
當我還是討好者的時候,身體真的很虛弱,心靈更虛弱,我把犧牲看成一種美德和價值,用以肯定自己破碎的自信心。直到我學習了身心療癒,持續更新身體記憶,才從潛意識中卸載了深深的負疚感和自我折磨的習慣。直到我願意直白的面對自己內在的渴望,從生活中做出每一個取悅自己身心的選擇,我的身體越來越強壯輕盈,我的事業和金錢也不再是壓力和問題,這時我自然而然的懷孕了,而整個孕期中,寶寶並沒有帶來任何孕吐或不適,我依然輕盈喜悅的工作到最後一個月。
生了小孩之後,我大多數的時間,是自己帶小孩,但因為產後兩個月就回復工作,所以請了9小時的到府保姆。我經常在家工作,好處是工作到一段落就可以離開書桌去看寶寶,壞處是除非離開家,否則沒有時下流行的「me time」。在我的3X歲年代,我曾經是一個需要大量獨處時光的「新女性」,有了寶寶之後,獨處時光變得輕薄稀少,大部分的獨處時光都是寶寶睡著之後。但那時候我通常也已經精疲力盡,只能躺著聽脫口秀,享受一種廢物媽媽的快樂。
在此其中,我做的每一個選擇,都不是不得不,而是我選擇。
包括承擔比較多的責任,換來比較多的自主和自由。 我深知每一種選擇都有適合的對象,也深知自己需要什麼。既然需要,就需要誠實而負責的去選,並且承受帶來的不方便,也享受自主選擇帶來的喜悅。 只要在任何一個環節中,有為了害怕什麼,而不得不選擇什麼的壓力,育兒都會成為煉獄,尤其是身體和心靈同時的焦烤。 我知道自己從29歲累積到39歲的,就是讓自己有選擇的身心能量。包括成為一個母親之後,我發現我已經不能用過去的節奏來工作,我需要工作到六點就下班,假日除非要帶整天課程,否則就是整整60小時的育兒時光。
寶寶很快的旋風式成長,很早就睡過夜,很早就長得高壯,有用不完的精力,也需要大量的注意力。育兒過程的甜蜜和艱辛,其實就跟所有的母親一樣,我感覺到自己一點也不特別,但是全然享受著這種平凡而無用的感覺。對於工作多了許多深深的無能感,但更大的體驗是,原來當我更多的放手,就有更多的授權,有更多的工作夥伴會自動補位。無用者的有用,是為大用。當這世界持續褒獎著有用、有能、有為,成為一個母親帶來的接納、允許和無用,就深深的滋養了這世界。
作者:倪英渱
25歲開始學習療癒,38歲出書,39歲生娃。
《花鑰心流》作者。
情緒花園澳洲花晶療癒學院創辦人
《聆聽身體》音頻課程籌備中。
本文為作者授權文章,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