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歐美國家鼓勵民眾騎自行車,避開人群,也讓台灣自行車業者,迎來大筆訂單,但沒想到疫情結束後,出現砍單、延單情況,造成庫存危機。
自行車業者 尹克勤說,「沒有疫情,他們是回去坐捷運還是公車,所以我可以瞭解現在腳踏車的行業,他們真的有問題,我們有很多東西,我們需要慢慢開始用的。」
面對庫存高、訂單少困境,尤其中低階訂單明顯受到衝擊,不少自行車製造廠商,成了無薪假重災區,預計要到明年(2024年)第一季才能恢復正常,經濟部也出手幫忙。
經濟部工業局 專門委員 童建強說,「目前就是以電動輔助自行車的成長,開始往上成長,那一般傳統自行車往下掉,疫情期間的時候其實做蠻多的貨,其實需要一點時間去消庫存,業者有提出在可能一個月,多休兩天到四天這樣的情況。」
在過渡期間,經濟部提供業者貸款補助,同時也針對34家廠商,從人員訓練到設備更新,進行智慧化升級輔導,迎接低碳化的未來新趨勢。
經濟部工業局 金屬機電組長 郭肇中說,「以往都是補助研發等等,那我們這次補助設備改善,大的自行車產業,它可能非常了解國際的情勢,可是它的供應鏈裡面的一些中小企業,確實是比較不清楚,那麼就用這樣的一個免費上課的方式,來讓這些業者了解到低碳化怎麼做。」
有鑑於高階自行車、電動輔助車需求火熱,不少業者積極轉型,有信心能度過難關,再交出亮眼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