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0日 星期二

副刊/淺聊日本作家小川洋子的幾本小說

0215副刊小川洋子
那年春天,讀了幾本小川洋子的小說。圖:郭淳華

2023諾貝爾文學獎公布前夕,日本媒體照例又將每年都提及的村上春樹搬出來,希望他能如願戴上文學桂冠。不過與以往不同的是除了村上之外,在輿論紛擾中出現了一個名字,被視為可能得獎的日本女作家小川洋子,當然事後證明這個「可能」純屬日媒的臆測。不過得獎與否,不影響小川洋子作品的精采度,我想起某年四月,我一連讀了小川洋子的幾部小說,她的文字與故事,都宛如春天。

 

(之一)

《人質朗讀會》

「切葉蟻高舉著比自己身體更沈重的東西,卻沒有絲毫的痛苦。看他們走路的樣子,似乎在說:不,沒事,請不要為我擔心。沒有人東張西望,也沒有人誇耀,更沒有人想要超越別人……帶著自己必須背負的供品,送向既定的目的地。人質就是這樣朗讀著自己的故事。」

八個因恐攻事件而被囚禁的人質,在詭譎緊張、未知後續生死的情況下,一一朗讀自己的故事,在分享爬梳生命歷程中看似微不足道的某個轉折時,沉澱洗滌死亡的威脅。這本書是我初次閱讀的小川洋子,很喜歡她敘述故事的方式,清澈晶透的文字使平凡瑣碎的細節全都閃爍著光,每篇故事結束時,皆油然興起一股:我從未經歷過這些,但完完全全知曉那是什麼感覺。

 

(之二)

《艾莉絲旅店》

對於「情慾書寫」,我的接受度很低,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並不清楚它是「透過肉體直探人與人之間的互求共需」這類的取材。但小川洋子仍然用她細膩的筆觸,為我帶來一段綺色的旅程。

海邊觀光小鎮的古舊旅店「艾莉絲」裡,17歲女孩遇見聲音如法國號般的初老男子,男子藉由控制女孩的肉體找回某些自己已然失去的青春,女孩則透過男子詭祕的生活空間、創作閱讀的文字、超出理解的桎梏與征服行為,開啟另一個她好奇畏懼卻漸漸耽溺其中的世界。如此寂寞,如此真切。

 

(之三)

《凍結的香氣》

「回憶」與「死亡」是文學中最常處理的主題。死亡,將死去的人的記憶終結,讓活著的人反覆咀嚼死去的人留下的記憶,並在反覆回顧的過程中去增添自己想要的部分,刪減不想留下的部分。

書中男子弘之不明原因自殺,女友涼子在找尋他自殺原因的過程中,發現她認識的弘之,並不是真實的他,關於過去的他(參加過無數比賽的數學天才)的回憶,都不是弘之想留下來的,而與涼子兩人之間有關的那些事,也許才是他想重塑的人生。如果真是如此,找到「過去的他」以瞭解「現在的他」何以自殺的原因,還有任何意義嗎?

 

(之四)

《博士熱愛的算式》

「我撫摸筆記本,指尖感受到博士所寫的算式。眾多的算式相互結合,形成一條鐵鍊,長長垂在我的腳底。我一節一節順著鐵鍊向下走。風景從眼前消失,沒有了光線,沒有了聲響,但我毫不畏懼。因為我很瞭解,博士指引的路標不會受到任何東西的影響,永遠正確。」

和許多讀者一樣,這是小川洋子的書中,我最喜歡的一本。書中的主述者「我」是個單親媽媽少婦,受僱到因意外事故使得記憶只能停留80分鐘的數學博士家當管家。她與博士、博士與她的孩子,經由一次次的互動,在重複記起、遺忘、遺忘、記起……的過程中,完成永恆不變的信任與依存,如同數學公式般,擁有令人安心的特質。

書中鑲嵌入許多數學公式(知識),但卻輕盈多姿,毫不沈重,每一組看似無意義的數字,在博士的眼中(小川洋子的筆下),都充滿了鮮活的生命力、冥冥之中隱含神秘的因緣。書中許多不經意的細節描述,都溢滿溫暖的氛圍,是我最喜歡接近的類型,尤其和令人窒息的「情慾書寫」相較 。

 

(之五)

《琥珀眨眼的瞬間》

「『即使只有一次、就算只是不小心,一旦叫了以前的名字,名字的每一個音會變成種子,飛散在嘴巴裡。然後臉頰內側就會變成長滿尖刺的荊棘……』三個孩子需要新的名字。在媽媽的提議下,他們決定從父親寄來的《兒童自然圖鑑》中挑選。」三個被母親囚禁在不知名屋舍庭院的年幼姐弟,在圖鑑上為自己找到的名字是:蛋白石、琥珀、瑪瑙。

如此晶瑩通透具有光澤的新名字,正是全書的文字基調,他們生活在清風吹拂,花香引蝶、翠樹昂姿的庭園裡,有自然相伴。如果需要文字餵養,他們有完整的文明文化可以閱讀:離去的父親留下來的各式圖鑑,足供他們探求外在世界所有的知識

沒有什麼遺憾呢,你會以為他們活在悠遊恬靜的天堂裡,但,其實孩子是被囚禁被限制的。一旦這「天堂樂園」出現可以讓他們出逃的罅隙時,謊言般建構的美好就全數崩盤了。這是一個充滿想像力的憂傷故事,但小川洋子的描述十分輕靈,一點也嗅不到悲戚。

 

(之六)

《迫降的流星》

十則短篇小說,十個奇幻的故事,如流星畫過天際,迫降在真實世界裡,讓平凡的現實頓閃光采。

小川洋子的小說有一個特色:人物所在的背景是「虛」的,未知的地域、模糊的年代、不清楚主角的國籍。但這本小說裡的背景都有所本,皆來自真實的名人軼聞或社會事件(每篇小說後都有如維基百科般的一段文字介紹),讀完故事後可參照印證。但,那段「真實」人事的介紹,其實和故事完全無關,它只是一點想像的萌發或虛構的連結,完全展現創作者的天馬行空,任何形式的牽連都有可能、都被允許。

若就學習「創作技巧」這個目的而言,這本書提供給我們一個取材的觸發點:你現在就可以隨手滑出一則手機裡的新聞事件,嘗試用其中一個被忽略的「點」,發揮想像力去延伸它、擴充它、變形它,讓它打破真實與虛構的樊籬,成為一個全新的屬於你的故事

 

作者

郭淳華  高中國文老師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