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遠流1日出版了一本由中興大學中文系教授祁立峰執筆的「亂世生存遊戲──從三國英雄到六朝文青都得面對的闖關人生」,先不說文章之要義,僅就寫作的手法便足以令人噴飯而浩嘆不已了!文中用了許多時下青年頗為流行的夯語,結合時事,予人以藉古諷今的聯想,說嘲諷卻又沉穩內斂,說指桑罵槐卻又點到為止,於是只覺深入而不至生澀,只覺趣味而不作歧想。
就舉鍾嶸評謝朓詩為例:「說:『朓極與余論詩,感激頓挫過其文』。這句話如果正常翻譯就是:『謝朓曾經與我論詩,他本人的激烈情懷甚至超越了其詩文表現出的風格。』但若用鄉民邏輯超譯一下,就變成:『這些都謝朓親口告訴我的,最好你敢嘴?』只能說鍾嶸真的很鄉民,類似棒球比賽時,投手表現不好,但鄉民嗆聲『有種換你自己上去投投看』的嘴豪。所以我們現在固然不完全認同(詩品)的評論,卻又很難將之推翻。不過考量到鍾嶸與沈約有嫌隙,沈約特別推崇謝朓,說小謝詩猶如『彈丸脫手』。用現代白話來翻譯就是像吃到慶仔,不,是說像子彈發射那樣一洩千里,流暢好讀。先假設鍾嶸是那個狼若回頭,要來復仇的個性,沈約說好棒棒的,他就硬要說好爛爛,也不是全無可能。」類似這種闡述的手法貫穿全書,因此讀來生趣而倍覺暢適。
本書共分為四輯,輯一討論了劉備三顧茅廬是真是假?七擒七縱孟獲是實是虛?流傳兩千年的「同題共作」竟成了馬屁文學?以及竹林七賢真的很閒嗎?有謝靈運的「我蹺班,我驕傲」以及淵明葛格的開心農場。
輯二討論的是曹丕的(典論.論文)其實是為了與曹植的(與楊德祖書)PK,又七步成詩是否為杜撰?讓梨的孔融是神童還是問題兒童?以及王戎的聰慧機智與謝安獨到的教養方式。
輯三分別針對東昏侯、北齊後主、謝朓以及梁元帝「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傾城之戀,真是愛到改朝換代,也愛到你死我亡。
輯四則分析了宮體詩的不必偉大,也不需無辜;文應用以載道還是輕鬆看待?六朝就流行網軍出征了嗎?以及從上一個亂世遞嬗到下一個亂世。
這本書為了消彌讀者對於六朝古文古詩的畏懼與距離感,特別以幽默而生動的手法翻譯,甚至以更加生活化的簡譯,並以今例做對照,使登高一如履平,也使百鍊鋼化為繞指柔。
古代發生的事,流傳的文字,可以砥礪,也可以警惕;可以奉行,也可以懷疑;但今人古人都是人,今事故事都是事,杜牧在(阿房宮賦)末段提到:「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爲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因此──「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是本書帶給我最大的震撼與廻響,既有廻響,亦饗諸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