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世界環境日」,「台灣氣候學院」舉行揭牌儀式,副總統賴清德、經濟部長王美花、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受邀出席,科技大老也齊聚一堂。賴清德分享,當初「台灣氣候聯盟」成立就在自己家,希望公私協力,邁向2050淨零碳排。
副總統賴清德說,「第一線的困難讓政府知道,公私協力來共同面對,包括台達電、台積電,也包括宏碁、華碩、和碩、友達,還有光寶以及微軟。」
2030年前,政府將投入9000億預算協助轉型,「台灣氣候學院」結合產業界及清大、台師大、成大3所大學,開設相關課程,培育綠色人才。
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彭双浪說,「已經變成是一個硬指標,我們的客戶要求我們在低碳的製造低碳產品,甚至於達到淨零的目標,一個比一個早,雖然說聯合國訂我們希望2050年,主要客戶給我們的目標大概是2030年到2035年,這個有非常大的急迫性。」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指出,汽車產業從燃油車轉發展電動車,就看得出綠經濟威力驚人,而台灣企業也需要降低碳排,才能提升國際競爭力。
台灣氣候聯盟副理事長童子賢說,「太倚賴天然氣的時候會害台電加中油,一年虧損5000億,上看6000億,一年虧損5000億、6000億,健保的破洞一年才300億而已就叫苦連天,不只要講究核能,還要講究黃金比例,2024年要開徵碳稅,又便宜又能夠降低碳排,減少台灣國際形象的損失,目前已經是後段班了。」
台灣氣候聯盟理事長海英俊說,「假如你沒有數據的話,那你怎麼曉得你要減多少,AI做模式樣本,曉得你用電的模式是這個樣子,所以你可以預測全年的模式樣本都可以看得出來,國家是這樣子、工廠也是這樣子。」
台達電董事長海英俊擔任氣候聯盟理事長,利用感測器和AI大數據運算,可以幫助台電智慧電網和產業界,更知道從哪裡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