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到了「隘勇監督所」與「隘勇分遣所」,這是日據時代遺下的石垣殘跡。接著來到了海拔1492米的芝生毛台山西峰(砲台山),此處的牆垣尤其明顯,連等距羅列的銃眼亦清晰可見;不遠處更有石牆磊就的戰壕,努力發放著大正二年(民國二年)的肅殺氛圍。如今原住民與日軍對峙的故事已然輕如飄蓬而隨風散逝,只賸一撥撥富足安樂的網美,搔首弄姿地烹煮魅力,設若青山有靈,亦當無有憾恨而生喟嘆,畢竟歷史在走,教訓已有。

過完戰壕後,陡上更為明顯,此時的繁花仍展演它的姿態,雜樹亦盡現它的容儀,我的喘吁柔融於靈鳥的啁啾與罡風的哀鳴間,在四至六度的氣溫下,繼續上行,最後抵達了海拔1789米的芝生毛台山主峰,但見多人席地而坐,大啖美食,而我欲歸離恨天的搖魂,早已四大不調,六神渙散,幸此糜頽旋即被登頂的喜悅所沖淡。

下山後,嬌陽誠意地遞送溫暖給酣睡於停車場中的每部汽車,一行人在回程的路旁享受著小吃攤的臭豆腐和雞湯,既暖胃,也舒心,充實地結束了美麗又難以忘懷的一天。回想起出發前,寒風戮力地發放矛盾與掙扎,而當第一步邁出以後,所有故事就主動撰寫而難以駕馭了!一切疲累也就無足輕重而隨風化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