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

【桃園文選】人與自然須共存共榮

1 4 scaled
葉禹琦提出社會的進步不能犧牲環境,必須共存共榮。圖 : 葉禹琦提供

一如寄生於宿主的病毒,人類的到來正不斷地加劇侵蝕著原本美麗的地球,倘若不大刀闊斧地減緩這種惡行,並實踐彼此間的和諧與共榮,最終兩者將會互相傾軋而同歸於盡。

 

祖母是彰化芳苑人,與大多數人家一樣,從事著靠海吃海的養蚵業,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養牛,用來擔任承載一筐筐採收好的蚵仔的職位,並形成了特殊的牛車景象。母親總說她年幼時喜歡跟著祖母到海邊採蚵,踏著碧綠的海水嬉戲,也可到潮間帶同招潮蟹玩耍,而那些畫面也是我對彰化最深刻、最美好的一段回憶。但在幾年前,當我們再次回到兒時最熟悉的環境,驚見一條曲折蜿蜒的步道被建在潮間帶上,並深入至看不見的盡頭。一旁還有幾頭被商業利益牽制住的牛群以及販賣用來餵食的青草,牛的腳邊是一坨坨因餵食太飽而吐出的草屑,而牛的雙眸則是一絲絲因受囿而哀怨的眼神。或許對於遊客而言,步道的建設讓他們多了個觀光的好去處,但從小在那兒長大的我們,只看到了被機械惡魔啃食了的家鄉。

 

人們總說要保護環境、限制開發,但真正實踐的又有幾個?誰願花費自己的時間為地球盡一份心力?誰願犧牲自己的利益去型塑永續的環境?人類的文明是建立在大廈林立的土地上,但我們卻貪得無厭地破壞山川,推倒叢林,殘害著比我們更早來到地球的物種。但為了經濟發展、科技進步,我們需要更多的資源及土地以換取看似繁華的榮景。就經濟而言,濱海步道的建設提供了更多的觀光人潮,但從環保的立場來看,這已經嚴重地侵害了潮間帶的原始生態,兩者之間究竟該如何互惠共利,和諧並存?是現代人慮患甚深而難以克服的一大議題。

 

泰戈爾在《飛鳥集》寫到:「塵土受到損辱,卻以它的花朵報答。」地球不會義正詞嚴地批評人類所造成的傷害,但它在全球暖化、空品降低、生物滅絕以及海洋汙染等方面的示現,都在在提醒著人類已經造成的傷害。而人類若不及早止損,並尋求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育的中庸之道,長此以往,終將導向萬劫不復的惡果。

 

作者 / 育達高中11年級 葉禹琦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