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夭壽河豚神經毒無解 比氰化鈉毒千倍

(圖/《獨家報導》獨家調查站製圖)

獨家報導 記者林子勁/綜合報導

南投清境發生44歲洪姓男子,因自行烹煮河豚下肚而死亡,另8名友人出現嘴巴、手腳麻痺無力等症狀。食藥署指出,河豚毒素屬於神經毒素,強度約為氰化鈉的1千倍以上,河豚毒無解毒劑,因此以支持性療法為主,對於嘔吐嚴重的患者,補足夠的體液及電解質。

 
           

據了解,洪男下廚自行料理煮成河豚火鍋、生魚片等,並邀請8名在地居民及親友共享,未料陸續出現嘴巴、手腳麻痺無力等症狀,洪男則被發現倒臥在住處、明顯失去意識,警消到場確認已死亡,已報請檢警相驗。

 
           

食藥署表示,河豚分布於溫帶、亞熱帶和熱帶海域,因種類、地域及季節不同而有毒性強弱之分,其中卵巢、肝臟含有劇毒,腸、皮膚含有強毒,也有肉中含毒者。2020年宜蘭縣曾發生民眾食用某餐廳餐點後,出現嘔吐、四肢麻痺的症狀,經調查食餘檢體為河豚毒陽性,推測是業者未妥善處理食材,而導致食品中毒事件發生。

針對河豚毒素,食藥署指出,河豚毒素屬於神經毒素,約為氰化鈉的1000倍以上,且具耐熱性,加熱並無法將毒素破壞,中毒症狀多於食後3小時內產生。常見症狀為唇舌發麻、手麻、腳麻、頭 痛、眩暈、嘔吐;嚴重時則可能導致複視、無法發聲、瞳孔擴大、眼肌無力、抽搐、血壓下降繼而肌肉鬆弛、橫膈膜運動停止造成呼吸衰竭而死亡,死亡率約為61%。

食藥署指出,河豚中毒無解毒劑,因此以支持性療法為主。對於嘔吐嚴重的患者,補充足夠的體液及電解質,如未產生呼吸衰竭,應不會造成死亡,但如患者已產生明顯的肌肉無力現象,則應隨時準備放置氣管插管,並以人工呼吸器幫助呼吸。

食藥署提醒民眾避免食用來路不明,或自己不認識的水產品及加工水產品,以確保生命安全。

免責聲明:本文為外稿合作單位授權刊登,如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向原作單位確認。

相關新聞

您可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