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2日 星期四

她產後食欲不振、情緒不穩 聯新國際醫曝原因

一名職業婦女日前產下女嬰後,發作嚴重產後憂鬱症,情緒憂傷、食量減少、什麼事情都不想做,與家人時常大吵大鬧,經求治醫師後,婦人考量新生兒需哺乳,決定採取中醫診治。聯新國際醫院中醫科醫師陳藝文表示,產後憂鬱困擾很多爸媽,透過中醫診療食補,補氣養血、安神定志,有助於媽咪恢復美麗健康。

image001
產後情緒低落,容易發怒、暴躁、失眠等,很多婦女都有類似情況。圖:聯新國際醫院提供

陳藝文說明,這位婦女是位上班族,自我要求高,身兼主婦與工作,老闆叮嚀無人可替代工作,要求盡早回歸職場,讓她在懷孕期間就常心事重重,擔心無法照顧好新生兒與家庭,產後常擔心哺乳量不足,無法哺乳嬰兒,讓她非常煩惱而求助醫生。

圖3 備用供挑 scaled
中醫採食補與身體穴位治療,適合懷孕期間或產後須哺乳婦女,且效果頗佳。圖:聯新國際醫院提供

陳藝文表示,產後情緒低落,容易發怒、暴躁、失眠等,很多婦女都有類似情況,通常產後三至四天是高峰期,但若持續至六周以上,出現無法照顧好新生兒,可能就患有產後憂鬱了;更嚴重者,會出現精神疾病,幻覺、妄想,甚至可能傷害周遭親友或新生兒。

陳藝文說明,中醫注重身心平衡,外調內補並重,病人壓力緊繃、腎氣虛耗,可在頭部以頭皮針在神庭穴打通督脈,氣血疏通內臟,有助於紓解精神壓力與調理內臟,其次,在心經神門穴、心包經內關穴下針,調理心肺功能,能穩定心神,配合食補則有歸脾湯可補益氣血,有解憂、定志作用。中醫認為,氣血若能循環不息,自然能遠離病端。

陳藝文強調,產後憂鬱心理也同樣重要,新手爸爸和親友要多幫忙照顧新生兒,也要適時讓媽咪多休息,分擔家務,以鼓勵代替責備,讓新手媽咪更快適應新身份。

陳藝文指出,國人對中醫認知就是中藥較苦、喝藥粉不方便,藥性溫和,治療期間較長等,中醫採食補與身體穴位治療,適合懷孕期間或產後須哺乳婦女,且效果頗佳,且所使用的中藥通過完整農藥與重金屬檢驗,相關問題民眾可洽詢中醫專業醫師。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