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寶林茶室中毒案影響國人攝取米飯、米食製品及木耳等產品的消費信心,連帶衝擊產業。對此,農業部表示,經查米酵菌酸僅為Bongkrekic Acid之中譯名,其名稱與米並無直接相關。針對外界關心之唐菖蒲柏克氏菌,農業部農業試驗所指出,唐菖蒲伯克氏菌的4種病原型中,只有唐菖蒲柏克氏菌椰毒病原型容易在富含脂肪酸的食物中繁殖,特別是發酵椰子和發酵玉米產品,目前在台灣未曾有危害農作物的紀錄。農業部呼籲,國產稻米及木耳新鮮、優質,純米製成米粉、河粉及粄條等產品未經發酵加工,在正常儲存及烹調條件不易受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病原型污染而產生米酵菌酸,請各界安心選購食用。
農業試驗所指出,唐菖蒲伯克氏菌有4個病原型,其中只有唐菖蒲柏克氏菌椰毒病原型容易在富含脂肪酸的食物中繁殖,特別是發酵椰子和發酵玉米產品,在該類污染的食材上滋生後產生致命毒素「米酵菌酸」,在台灣未曾有椰毒病原型菌株危害農作物的紀錄。由於本病原型菌株屬於食物傳播性病原菌,在中國大陸、印尼和非洲的莫三比克等國曾被報導發生食物中毒事件。
農糧署表示,國內每年稻米產量約140萬公噸,國內稻米在收穫後會經過烘乾、碾製、包裝等步驟,從稻穀收穫到包裝成食米過程並沒有經過發酵的步驟,且市售食米多數於收穫後半年內售磬,受到污染的可能性,相對較低;另查以米為主成分或純米製成之粿條、米粉等產品夾起來照光不會呈現透明,不經過發酵步驟,製程單純,所含米蛋白質消化吸收率高,外包裝標示的成分欄,米原料排在愈前面表示在所有成分中含量愈高。國產木耳9成以上以濕木耳銷售,與進口乾木耳明顯區隔,建議消費者可選購濕木耳並趁鮮享用。木耳有「素中之葷,菜中之肉」的美名,具有飽足感又熱量低,具水溶性膳食纖維,以及豐富的多醣體、礦物質、蛋白質,請消費者可選購國產生鮮木耳,安心享用在地養生保健好食材。
為確保消費者食用國產農產品安全,農業部提到,農業部積極推動有機、CAS及產銷履歷等相關驗證,加強輔導業者衛生安全管理,建議消費者及餐飲業者可以選購包裝完整、標示清楚、米粒外觀晶瑩剔透並取得驗證之包裝食米、純米製成的米粉、粿條、米穀粉等產品,購買後依產品標示之保存條件於常溫或冷藏儲存,並儘速食用。木耳購買後亦請趁鮮享用,如需冷藏保存,於冷藏前,先將上面的水分充分擦拭乾淨,再密封冷藏,可以保存3至7天,也可以直接冷凍保存。農業部再次強調,國產食材生產過程安全無虞,在正常保存條件下經過烹調,不致受到污染,請大家多選購國產稻米、米食製品及木耳,並用行動支持國產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