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0日 星期二

副刊/桃園龍岡忠貞異域

87915313
忠貞新村文化園區。圖:陳嘉英提供

一群被世界遺忘的人!
他們戰死,便與草木同朽,
他們戰勝,仍是天地不容。
這是鄧克保(即柏楊)《異域》為在滇緬泰金三角孤軍下的註腳。
時代的悲劇在時空中反覆迴轉,1945年吳濁流寫《亞細亞的孤兒》控訴日本殖民下的台灣人;1990年朱延平拍攝電影《異域》的主題曲,是羅大佑創作的「亞細亞的孤兒」。孤兒的身分,被拋棄的命運相同,只是這段發生在1949年遠方山區的歷史早已被淡忘。
隨著國民政府撤退的軍隊來台的同時,是另一批由雲南退至滇緬邊境的八軍237師709團李國輝部隊、二十六軍93師278團譚忠部隊。兵分兩路反共收復失土的計畫在情勢劇變之下,流落於台灣眷村的一個個孤島,由暫居成為永居,把異鄉住成家鄉。然而,這批從雲南、廣西、貴州輾轉流落滇緬邊界的軍隊,歷經以「復興部隊」為名,大敗緬軍打出一片天下、以「雲南反共救國軍」進攻雲南,牽制中共部隊化解韓戰壓力,仍不敵國際局勢與緬軍、共軍的壓迫,成為遠離母國的孤兒。
多年前曾到泰北服務,在那裡無數華人辦的學校裡,雲南來的老師教台灣僑委會送去的課本;僑委會蓋的村莊裡,住的是十多歲離鄉流亡於泰緬莽荒叢林,在游擊戰火中歷經生死,直到1970年段希文將軍協助泰國軍方清剿泰共有功,而得泰皇賜予公民權與居留權的老人。
他們在清萊、美斯樂種咖啡、種茶、種水果,與滇、緬、泰國女子成婚,說著家鄉話,過家鄉的節日,極力讓下一代接受華文教育,照顧同袍的遺孤。

0825副刊異域故事館三 0
異域故事館。館內展示品與文字,訴說著沉痛的故事。圖:陳嘉英提供

這段我熟悉的故事之外,竟渾然不覺另一段平行存在的傳奇就在身邊,卻多次擦身而過。原來位於中壢、平鎮、八德交界金三角處的龍岡忠貞新村,就是來自泰北金三角的泰緬孤軍;原來他們是1953年中、美、泰、緬四國會商下,撤退來台的「忠貞部隊」,這群雲南軍人與滇、泰、緬配偶把忠貞新村住成另一個文化異域;原來1961年第二次撤軍退台的4406人,分散到龍潭干城五村、南投的見晴農場(即今清境農場)和高雄、屏東農場,那是我們曾經倘佯的青青草原,曾經購買過的水蜜桃、蘋果、大白菜的原鄉。
而我不知道的還有1970年退聯合國、蔣公過世,留駐於泰北的光武部隊,在收集情報十年之後就地解散自謀生活,有些被緬共設計坑殺,有些忍辱負重「以藏待變」,這一藏便是五十年。導演李立劭「滇緬游擊隊三部曲」紀錄片:《邊城啟示錄》、《南國小兵》、《那山人這山事》,補足了這段泰北、緬北地區落地生根的國軍孤軍後裔的故事,正是我當年在泰北訪談、上課的學生。

「異域故事館」裡,展示泰北領軍的將領、戰役、當年的軍備器械、運送資源的馬幫驢座、種罌粟換黃金的生態鏈,其中一個展示品下方的文字,格外沉痛:「游擊戰爭中最椎心刻骨的不是死別,而是生離!帶不走的傷病同袍只能遺留在叢林深處,背不動的年幼孩子只能遺棄在荒野路邊,他們的哭叫聲縈繞心頭,一生揮之不去!被丟棄的他們會遭遇甚麼樣的命運?這個沒有答案的問號,成了永遠無法結痂的傷口。」

0825副異域故事館滇緬服飾 0
異域故事館滇緬服飾。圖:陳嘉英提供

把自己壓成沉積岩,才能挺過離亂的悲憤痛楚,畢竟日子總是要往前看,再苦的記憶總是會被時間一層層埋進底層。而飲食口味便成了家的臍帶,撫慰溫暖身心的母親,滿街賣的都是米干、米線、豌豆粉,或炸或煮,或酸辣或涼拌或調入咖哩,配上各顯神通的獨門醬料,就這麼緊緊牽繫著一代又一代的心情。
走入全台最大異國料理集散地的忠貞市場,所見之處盡是滇、緬、泰、印尼、越南、馬來西亞各地小吃,常見的泰式沙拉、泰式打拋雞肉、泰味鮮奶茶、傣味小丸子、涼拌木瓜絲、越南法式麵包配加煉乳的越式咖啡,到印尼涼薯菜包 、芋香椰漿露,雲南蕎麥涼麵、涼粉、米涼蝦、擺夷皮蛋⋯⋯足以讓你目眩神迷,更何況銅板價便能享受客製化、現場手做的服務,怎能不大包小包買到爆。
其實這裡的多元,還在日本人娶了台灣媳婦,在這賣泰國甩餅;湖南人賣四川菜、本省人賣寧波年糕;也在小攤上與眾不同的香茅、芭蕉葉、打拋葉、羅望子、甲猜、南薑、黃薑、豆蔻、丁香、肉桂的氣味。
這市場從巷口到巷尾,攤攤有特色,家家有本事,人人有專業,個個有套經。
青菜攤子擺成世界名畫的老闆、包頭巾賣印尼春捲的女人、用井水養香椿的奶奶、每天清早做南瓜餅的媽媽、醃蘿蔔的婆婆……她們把一生都交付給走過路過交關過的熟客們。只要挑起話頭,她們都有滔滔不絕的家常故事,也毫不吝嗇地像媽媽一樣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做菜。

0825副刊泰式青菜 0 1
泰式青菜,忠貞市場從巷口到巷尾,攤攤有特色。圖:陳嘉英提供

我們在五顏六色如春天果盤的點心攤前,聽老闆說起42年前,從雲南來的她對著60歲的老兵提出有房就三天內結婚,父母兄弟姊妹六人同住,但自己負責照顧的條件。就這麼22歲,不會說國語的她,靠雲南帶來的藥材比手畫腳地請人寄賣。儘管被騙了錢,但看在100泰銖的貨可賣200台幣的厚利,硬是背起摺疊桌在市場擺攤。後來因為非法被罰,到工廠做工,月薪6800,為了賺錢養一大家子,只得從賣茶到靠手藝。
這時她像唱小調般念起:「小小豌豆研又研,磨成豆粉賣成錢。人人說我生意小,小小生意賺大錢。」這是賣豌豆粉的生意經,也是白手起家到今天請二十多位師傅成就的勤儉之道。熱絡的老闆嘴裡說著發家興業的過往,一句句經典像順口溜似地流出:「二理治天下,三法定江山」,所謂二理是說話有道理,不要強詞奪理;三法是想法、看法、作法。 」「處事謙卑得人緣,心懷感恩得助力」、「見人三分笑,客人跑不掉」……。
小小市場如江湖,這裡的職人個個都是武林高手,不過他們不爭盟主,不搶秘笈,只講誠信道義,因為世代信仰的是「忠貞」!

0825副刊忠貞新村文化園區改建後的龍崗大廈 0
忠貞新村文化園區,改建後的龍崗大厦。圖:陳嘉英提供

昔日窄仄簡陋的忠貞新村,如今已是一棟棟高聳遠雄龍岡大廈;教堂、幼稚園則成了忠貞新村文化園區;唯獨歷經九死一生逃難來的移民,靠家鄉口味鋪展出來的忠貞市場,依舊鼓譟的煙火氣,人間情味以一貫對待家人的親切,迎接各地到訪的饕客、觀光客和左鄰右舍。
國旗屋、忠貞誠、忠貞米干、忠貞王家乾麵……以店名標誌精神意志的招牌,隨著下一代傳衍曾經的孤傲堅決。忠貞眷村口麻辣滷味攤前寫著「軍功彪炳安邦定國,忠貞亮節睦鄰興家」,以及隨處可聞的歷史,像緩緩吹動的旗海,在陽光下熠熠翻飛。
在這裡,每年四月緬泰有「潑水節」,緊接著慶「米干節」,穿上傳統服飾圍繞篝火,載歌載舞祈豐年,長街擺起米干宴。七月是一杯敬天,一杯敬地,雲南以歌佐酒的「歌酒節」。十二月上場的是與彝族、納西族在族源上關係密切的傈傈族新年歡慶「闊時節」,敲響銅鼓謝天地,殺雞宰豬舂粑粑,一人一株松樹枝插在門口,祈福祛病保平安。

這是在台灣的異域,異域的台灣;民族共融的文化,文化的民族共榮。

作者:陳嘉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閱讀教學課程講師、景美女中語文資優班教師及召集人、曾獲台北市特殊優良教師與台灣省師鐸獎。
著作:《課堂外的風景》(與陳智弘合著)、《凝視古典美學:高中古文鑑賞篇》、《寫作力》、《打造閱讀的鷹架:教你如何閱讀》、《閱讀力:三招教你破解閱讀密碼,強化競爭力》、《從世界名著經典出發,提升你的人文閱讀素養》、《第一本教你寫好學測國寫的作文書──議題導向的閱讀與寫作》、《誰說文言文很沒趣:用文史放大鏡看高中必讀的15篇經典》等。

spot_imgspot_imgspot_imgspot_img

相關新聞

即時新聞

頭條新聞

熱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