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動物園昆蟲館現正展出季節限定、台灣體型最大的蛾類-皇蛾,錯過9月就要等明年。「皇蛾」這種有趨光性的大型蛾類,雖然廣泛分布在台灣中低海拔,早期在文山區夜晚受指南宮燈光的吸引而來,但現在想在野外發現相對來說卻不是那麼容易。
台北動物園表示,「皇蛾」是台灣體型最大的蛾類,雙翅展開可達25-30公分,成蟲期主要在4-5月及8-9月,成蟲因口器退化不能進食,集中時間羽化最大任務是交配繁衍後代,約2週後就會死亡。這次昆蟲館展出皇蛾有一個特別的契機,去年8月底一隻皇蛾飛來動物園,這種體型龐大、又是動森遊戲裡玩家熟悉的昆蟲,立刻激起保育員陳信雄想深入瞭解的心,「是什麼原因讓牠們在淺山地區數量變少?」,陳信雄希望透過累代展出,讓大家更關心淺山的生態環境,於是在成蟲出現的短短時間,幾乎夜夜都跑到指南宮,希望可以找到皇蛾雌蟲,可惜去年槓龜,只看到幾隻雄蟲。
今年4月,陳信雄尋找皇蛾的心依然不減,某日凌晨在指南宮遇到一位夜觀的彰無諍先生,知道陳信雄在找一種很大的蛾,就用手機將拍到的照片交流分享,其中一張雌皇蛾產滿卵的照片讓陳信雄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在彰無諍的幫助下終於獲得了珍貴的卵。飼養到現在已經進展到第二代了,陳信雄很開心的分享給遊客,雖然今年因為疫情昆蟲館暫停開放了一段時間,趁著現在幼蟲化蛹前的最佳時機,歡迎大家來觀察。櫥窗裡的幼蟲到秋天會結繭越冬,準備結繭時,皇蛾幼蟲會找一片樹葉,在上面吐絲將葉片左右拉合把自己包起來。目前正值皇蛾成蟲的末期,如果當天有皇蛾羽化,也會同時在櫥窗中展出。若是錯過看幼蟲跟成蟲的時機,還有機會看幼蟲結繭。
台北動物園強調,皇蛾雖然不是保育類物種,但與以前普遍分布的狀況相比,現在已經較為少見,除了欣賞牠們的美,更深入的了解牠們的生態習性外,在玩遊戲之餘,也可以思考皇蛾在淺山地區減少的原因,是我們沒仔細觀察?還是環境開發破壞棲地?或是氣候變遷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