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便很喜歡聽這首民歌〈思念總在分手後〉,悠揚的琴聲配上葉佳修獨特的嗓音,緩緩地唱出「想要瀟灑地揮一揮衣袖,卻拂不去長夜怔忪的影子,遂於風中畫滿了妳的名字,思念總在分手後開始……」,每每聽到這首歌後,那一字一句便低迴在心靈深處,激盪著無限的遐想。因為「思念」對我而言,是一種神聖而無法想像的東西。
從小因個性內向,羞於與人交往,及於長大,一直處於一種流浪動物的身分——單身狗。四處流浪,孓然一身,所以無法理解「思念」是為何物。幸好在「而立」之前,被內人從茫茫人海中領養回去,從此過著「寵物」般的幸福日子。但因個性使然,慢慢的,我被拳養成一頭「宜室」、「宜家」,但,「不宜外出」的宅獸。因此,凡工作出差,鮮少在外面過夜;外出旅行,必全家出動,大小行當準備周全,更恨不得把房子拆了一起塞進行李箱,這樣心裡才會踏實些。也正因如此,更不知「思念」是為何物!
相較於徐志摩「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對感情的剛毅決絕,我倒欣賞葉佳修那種纏綿悱惻「拂不去長夜怔忪的影子」、「思念總在分手後」的悠悠情懷。那是一份柔軟、綿長且難以觸及的念想,也是「多情總被無情傷」的例證,更是少年時期呆傻的我,對感情懵懵懂懂的幻想。
所以「思念」對我而言,一直是難以理解的事情。及至中年,為了打發無聊時光,為了證明「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毅然決然地離開職場,勇敢地走回校園,重新當一位學生,這時才讓我體驗到「思念」的真正滋味。當時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戰戰兢兢的背著書包,遊走在校園的迴廊,穿梭在各個教室之間,再度享受當一位全職學生的樂趣。就在此時,我的生命中卻遇到了它——油雞飯,而「思念」也就在此時開始萌芽。
從此,油雞飯便在我上學的日子裡,不離不棄的陪著我。不管是春雨霏霏,糜霧淫淫,看著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日子;或是夏蟬唧唧,烈陽豔豔,莘莘學子唱著青青校樹,灼灼庭草的季節;還是秋蛩低吟,金風颯颯,能舉杯邀明月,與李白對飲的秋夜;抑或是在北風簌簌,落葉戚戚時,在大肚山上聽朔風傳金柝,看寒光照鐵衣的冷瑟冬晚,只要校園裡出現我的蹤影,油雞飯便無怨無悔地來照顧我飢腸轆轆的肚子。在我在絞盡腦汁,思考著《莊子》的「用」與「無用」的思想,對生命的價值重新體認時;在我沉醉於中國詩歌的美好,品讀著李白〈古朗月行〉體驗詩仙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操時,能有體力與這些浩瀚的文學作品繼續奮戰下去。
三年研究所的學習日子,除了第三年閉關,足不出戶的在家寫論文外,前兩年在學校的期間,我是天天吃油雞飯。有人曾經問我:「你不會吃膩嗎?」我笑著回答,「你和女朋友在一起時會膩嗎?」我想,如果真的喜歡,怎麼會膩呢?還巴不得天天在一起啊!我對於油雞飯就是這種感覺。
今年六月,順利完成論文與口試,正式宣告我畢業了,那也意味著,我與學校餐廳油雞飯的故事,也畫上句點。沒有畢業典禮,沒有畢業照,僅拿著一張畢業證書與一只證明我很用功的斐陶斐勳章,默默地走出校園。回首三年的學習,讓我重新找回我自己,原來「廉頗還沒有老」,原來以「背多分」奉為圭臬的我,記憶力還是很強。來到靜宜大學中文系,不但讓我真正體會讀書的樂趣,也讓我品嘗到那令人難忘的好滋味——油雞飯。
日昨,指導教授要我回學校一趟,心裡便默默的盤算著「中午一定要到學生餐廳吃油雞飯」。當我踏上校園的那一刻,一股莫名的衝動油然而生,兩隻腳好似裝上自動導航,直接奔往學生餐廳而去。當走入地下室,那熟悉的場景,從眼前迅速閃過腦際;那熟悉的味道,從鼻腔直接灌入腸胃。口水已經不聽使喚的蠢蠢欲動,從舌尖流入食道;飢餓已藉著咕嚕咕嚕的喊叫聲,對我提出嚴重的抗議。我迅速閃入如海浪奔來的下課人潮,在排隊人群的等待中,冥想著油雞飯的美好滋味。
端上熱騰騰冒著白煙的油雞飯,來到餐廳一隅坐定,當裊裊的飯香隨著熱氣蒸騰而上,此時已不自主地閉上雙眼,深嗅那空氣中微泛著米香的白飯。拿起湯匙,舀起一口白飯,當舌尖碰觸到米粒時,溫熱的觸感讓人在冷涼的秋日裡,充滿絲絲的溫暖。細細咀嚼口中白飯,微甜的滋味充塞在口腔裡,那種幸福的感覺,就像初戀情人般,心心念念著天長地久,雋永綿長。而配菜油雞,更是令人垂涎欲滴,油潤的光澤,讓人看了,便忍不住夾一塊入口。輕輕一嚼,甘甜的滋味,伴著Q彈的雞肉,整個肉香迴旋在嘴裡,讓人捨不得一口吞下。享受這一盤油雞飯,猶如吃了一頓滿漢大餐,讓人淋漓盡致,回味再三,難以忘懷。
幾塊油雞,幾樣簡單的配菜,沒有過多的烹調,沒有其他佐料的掩飾,原汁原味讓人吃出食物的「真味道」,這就是學校餐廳油雞飯的魅力,讓我在上學期間,每天不離不棄的與「它」脣齒相依;也讓我體會到了「思念」的滋味,在我畢業離校後,還一直惦記著那種香香的、甜甜的,無限迷人的味道;更讓我終於明白「思念總在分手後」的真義,那是一種期盼,心中懷著一點點不捨的念想。